太平洋网络在1997年成立。最早做电脑、做物业,我们有很多电脑商家资源,积累了电脑商家的信息。经过几年的运作,在2007年的时候提出了水泥加鼠标的模式,这是公司当时大的转型,就是把线下商家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,把它搬到了网上,通过网上让商家做更多
太平洋网络在1997年成立。*早做电脑、做物业,我们有很多电脑商家资源,积累了电脑商家的信息。经过几年的运作,在2007年的时候提出了“水泥加鼠标”的模式,这是公司当时大的转型,就是把线下商家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,把它搬到了网上,通过网上让商家做更多信息的漏出,2007年在香港上市。
在2010年的时候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趋势,发现有用户流失的情况。究其原因是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,更多通过移动的设备获得资讯,所谓的碎片时间。为了应对这个,在2010年的时候做了重大战略转型,在依托于我们互联网这块的基础,去向移动互联网方向做一些转变。
太平洋汽车的定位一直是“生活服务资讯”。其实说到底它是一个媒体。
我们*开始按照媒体的商业模式,收入主要靠广告营收。因为对于用户来讲,汽车是一个比较“重”的购买,用户去做一个购买决策不仅需要一个专业性意见,而且更需要做一些对比,需要很长的时间。作为垂直类媒体,拥有行业领域的公信力,而厂商需要砸广告打品牌,所以当时大部分营收都是靠品牌广告。
不过近一两年,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,汽车厂商对于品牌的推广需求在下降。我们的业务模式也做了调整。
太平洋汽车将这几年的重点放在对汽车销售市场的培育。据
石家庄网站建设了解,首先在**100个多城市通过跟4S店或者经销商合作的方式建立分站。太平洋汽车协助这些经销商获得销售线索(包括用户的习惯、汽车价格、购买地址等)。通过移动端等手段搜集用户购买汽车的需求,再传递给经销商转化成他们的客源。
谈到APP,我们这几年做了不少尝试。
在产品上,首先要满足用户的操作和需求。尤其是APP,更多是针对手机的特性进行挖掘需求,包括GPS定位、传感器等。APP其实仅是可以满足用户一部分的需求,比如对于这种快餐式的资讯。
同时,在尊重用户习惯的基础上,做了一些改进。
比如,通过订阅来解决用户对于资讯聚合的需求。用户通过主动搜索或者订阅行为,来决定内容的聚合。通过这种个性化订阅,让用户定位到自己的需求。
第二就是把一些核心的功能抽取出来做一个单独的APP,其中也曾尝试结合新的业务点。比如我们的报价库,完全可以根据我们的分站渠道模式,通过跟经销商的这种紧密合作去完善这部分的功能。
跟传统媒体内容类似,汽车资讯也面临着同质化的情况。在做差异化方面,太平洋网络分站加盟体系。这样落地的能力会更强。为此,我们也正在开发一些新的产品,解决用户在售前、售后各方面的需求。
在移动端产品布局上,我们除了以上提到的有针对轻阅读的资讯客户端之外,还有针对深度阅读的汽车移动杂志,适应用户的不同阅读需求。
汽车行业其实是需要一个有专业沉淀的行业,很大一部分人是有深度需求的,包括汽车文化历史等。所以太平洋汽车通过做电子汽车杂志,来给用户一个体验。这些深度用户,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,这些用户完全可以转化为销售线索、网站意见**,甚至特约撰稿人。
目前,太平洋移动端的流量由“wap+APP+开发平台流量”构成,目前占总体访问量的四分之一。
未来,汽车行业的发力点还有很多。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算是初级阶段,新车需求很多,大多数落在买车的阶段。不过随着发展,用户的需求也在变化,当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,汽车的“后市场的需求”也是一片处女地,但这也是块难做的业务。其中,后市场指的是汽车用品、GPS等车载的系统,同时也包括维修、保养、洗车、停车等相关服务。我们的业务转型会朝着这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