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购物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消费方式,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网购体验,也拓宽了中小商户与代理商的销售渠道。然而,生财君了解到,近期已有不法分子盯上了电商消费者和代理商不同的操作体系,利用消费者不懂代理商规则的心理,做起了电信诈骗的生意。 今
电商购物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消费方式,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网购体验,也拓宽了中小商户与代理商的销售渠道。然而,生财君了解到,近期已有不法分子盯上了电商消费者和代理商不同的操作体系,利用消费者不懂代理商规则的心理,做起了电信诈骗的“生意”。
今年9月,广州某高校一大二女生报警称,其接到一个+331开头的电话,对方自称某电商客服,说由于平台员工失误将刘同学录成代理商户,每个月要从刘同学绑定平台的银行账户中扣除600元。刘同学立即表示不需要这个代理商户,要求取消。
对方便说需要刘同学联系银行客服,获取一张回执单后方可取消。随后电话就被转接到自称是中国银行的客服人员,对方称刘同学的账户余额不够,需要把电商平台的分期信贷额度转入到这张卡中,刘同学就按照要求提取了电商平台分期信贷的1300元。
随后客服人员又称,刘同学在几个网贷平台中都有隐藏账户,要求刘同学将这些账户里的额度全部提现到银行卡中,并且将钱转入一个指定的“审查账户”内,**刘同学将自己的钱以及网上借贷来的21500元,全部转给了骗子。
开学季惨遭诈骗,这个教训未免有些沉重。其实,电商平台要求注销代理商账户的骗局并非新花样,2018年以来,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商平台的用户和交易数据,打着客服名义,编制误开电商平台主推的“白金会员”“VIP会员”“PLUS会员”等骗局,以会员服务扣款为恐吓进行诈骗,现在则演变成了注销代理商或批发商等商家账户新骗局。除了常见的冒充平台客服与银行工作人员,在具体行骗时,编造网上借款平台存在“占用额度”的说法也成为骗子们的惯用伎俩。
对此,360借条安全专家安燃提醒,打着误开电商平台商家账户的会员注销骗局换汤不换药,但防骗准则不会变。首先要明确的是,银行任何一个代扣业务都要取得被代扣人的同意,不然银行无权私自扣款,误被录成代理商将会扣款的情形并不存在。其次要谨防此类“+”、“00”开头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,如果发现是骗子要巧用号码标记功能,让更多人提早防范。此外凡是和钱有关的事情一定要重视,请勿将验证码、银行卡余额、银行卡密码等提供给“客服人员”。
石家庄网站建设提醒,务必要做好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,实际上,许多金融诈骗案件的发生,正是源于个人金融信息的泄露。
那么,个人金融信息风险防范要点究竟有哪些呢?浙商银行有关工作人员表示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一是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金融账户等转借他人使用。
二是不要因为赠送礼品就注册账户并提供个人身份信息、个人账户信息。
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、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,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。
四是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,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,谨防个人信息被盗。
五是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,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和期限,例如:“仅供XX年XX月办理XX业务使用”,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挪作他用。
六是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、取款赁条、信用卡对账单等,对写错、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,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。
七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和邮件。对方身份未核实前,切勿透露本人银行卡账号、密码或进行转账操作。
八是在电脑和手机上,不要随意点击他人发来的不明链接或网上搜索到的非正规网站链接。
十是在使用二维护码支付时,不要提前展示二维码,以免被不法分子扫码扣款。
此外,生财君要提醒您的是,金融消费者维权也是有途径的,《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39条规定,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的,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:
(一)与经营者协商和解;
(二)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;
(三)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;
(四)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;
(五)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